《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任务完成了吗?
全国现有合法的高等学校3013所。其中普通本科1239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9所,比上年增加3所;成人高等学校253所,比上年减少3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655万人,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是全世界最大。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比发达国家还低不少。普通本科学校生师比17.65:1,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生师比18.31:1,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19.69:1。多数高校师资仍不充裕。
《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报告(节选)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开展了《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说中国在20年时间内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向普及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四年后的今天,似乎有些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No.1
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仍需加强
有些高校基层党建存在逐级弱化、“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有的院系党组织职能定位不清晰,作用发挥不够。少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存在短板。听西交利物浦大学吕老师说,他们已经加强党组织建设,成立马院,并且用中文教学为主,计入学位课程。
有的高校党委管方向、谋大事、做决策能力不足;有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配合不好,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还有的高校领导班子前腐后继。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存在“调门高、行动少”、思政工作“表面化、碎片化”的现象。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配备未达标,有的地方缺口近30%。
No.2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够巩固
法律第5条、第3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检查发现,部分高校过于重视外部评价,在学校发展上急功近利,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学校排名、论文数量、项目申报等显示度较高的工作上,对长远发展谋划不够。少数高校主要领导精力、教师教学精力、学生学习精力、资源投入仍不到位。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手段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力度不大,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和优质教育需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产学研合作育人还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究其根本,既有破除“五唯”不彻底的原因,也有科学评价体系尚未健全,政策导向不落地的原因,重学科建设轻人才培养、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还没有根本扭转。青马工程实践No.3
高校科研创新存在短板
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对奖励措施和收益分配等激励政策普遍存在顾虑。
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科布局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不够,高校科研力量缺乏有组织的协同攻关,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
No.4
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不够强
法律第4条、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些高校办学定位不科学,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不合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不紧密。
在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方面,有方向、少路径,政策支持不够,缺乏典型示范引领。高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需求的高质量成果不多,能有效转化的更少。
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对不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显现,高等教育“产能过剩”的隐忧不容忽视。
No.5
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滞后。不少地方的高校教师缺口较大。有的省近2/3本科高校生师比不达标,有的省相当一批高校生师比超过22∶1,未达到国家基本办学要求(18∶1)。高端人才引进难、培育弱,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教师考核未能充分考虑学科和岗位特点,导致一些教师不能安心教学科研“坐冷板凳”,“兼职当主业,授课当副业”。
No.6
考试招生制度问题
高职分类招考改革有待完善,高职院校吸引力相对偏弱,社会认可度较低,考生报考高职院校的积极性不足,分类招考改革不到位、不彻底,不同程度存在重文化基础测试、轻职业技能测试的现象。
No.7
“放管服”改革尚未完全落地
政府相关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有待加强,对高校的检查评估多、规范引导少、服务保障不足。地方高校反映,有的政府部门在岗位编制、进人用人、职称评审等方面管得过多过细,学校缺少自主权。
一些高校存在行政化的惯性思维,对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认识比较模糊,教师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尚未健全,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相关指标权重偏低,难以有效引导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也难以鼓励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一线教学和人才培养上。
No.8
投入不平衡问题突出
虽然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但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投入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中央部属高校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获取经费和资源投入上明显占优,与地方普通院校差距普遍拉大。
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392亿元,虽比上年增长10.5%,但总经费还不到本科的零头。
高校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的力度不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还未形成。
监督建议要点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理念,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事务的干预,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让学校安安心心地发展,让教师安安静静地上课。
改革教师考核评聘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体系,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顽瘴痼疾,引导教师潜心教书、安心育人。